
PEEK材料概述:醫療應用與製造指南
PEEK(聚醚醚酮)正在重新定義現代醫療器材的標準。這種高性能聚合物憑藉其接近人體骨骼的彈性模數、優異的生物相容性和卓越的影像透視性,已成為脊椎融合器、創傷固定器材和精密手術器械的首選材料。 本指南由醫療器材製造專家-元信豐企業撰寫,基於國際標準ISO 10993、ASTM F2026和臨床研究文獻,為您深度解析PEEK材料的核心優勢、認證要求和製造工藝。從材料選擇到品質控制,我們整合了超過30年的行業經驗和最新的臨床數據,為醫療器材採購、研發和製造專業人士提供實用的決策參考。
關鍵洞察:
1PEEK材料佔全球椎體間融合裝置市場的50%,臨床成功率超過90%
2相較於鈦合金,PEEK材料能有效減少應力遮蔽效應,延長植入物使用壽命相較於鈦合金,PEEK材料能有效減少應力遮蔽效應,延長植入物使用壽命
3專業的CNC加工和品質管控是確保PEEK醫療器材安全性的關鍵因素
無論您是評估新材料選項的採購主管,還是尋求製造合作夥伴的研發團隊,這份指南將為您提供基於科學證據和實務經驗的專業建議,助您在快速發展的PEEK醫療器材市場中做出明智決策
Table of Contents
1.PEEK材料在醫療器材的革命性應用:為何成為金屬替代首選?
想像一下,如果脊椎植入物能像骨頭一樣與身體協調共處,而不是像冰冷的金屬般突兀,那將會帶來什麼改變?這正是PEEK 材料(聚醚醚酮) 在醫療領域引發的革命。
1什麼是 PEEK (聚醚醚酮)材料?高性能醫療與工程材料應用全解析
PEEK(Polyether ether ketone,聚醚醚酮)是一種屬於PAEK(聚芳醚酮)家族的半結晶性高性能熱塑性聚合物,自1978年問世、1980年代商品化以來,已成為航空、汽車、化工與醫療領域的重要工程材料。這種材料兼具高機械強度與耐化學性,其玻璃轉移溫度約143°C、熔點約343°C,楊氏模數約3.6 GPa,即使在高溫環境下仍能維持優異性能。最重要的是,PEEK對X光、CT、MRI具有良好穿透性,這種影像相容性讓它在醫療植入物應用上具備獨特優勢。
除了醫療植入物的突破性應用,PEEK也因其高強度、耐熱性與耐化學腐蝕特性,廣泛應用於多個高要求產業。在航空航太領域,它被用於引擎零件、電纜護套與絕緣組件,以取代金屬並降低重量;汽車產業則將PEEK應用於變速箱齒輪、密封件與燃油系統零件,在高摩擦與高溫環境中維持穩定表現;電子與半導體製程中,PEEK因優異的電絕緣性與耐化學性,被用於連接器與晶圓夾具;能源與石油產業則利用PEEK製作密封圈、閥門與泵浦零件,確保在高壓、高溫與腐蝕環境下的長期可靠性。隨著高溫3D列印技術的發展,PEEK也逐漸成為製造客製化植入物與複雜結構零件的重要材料。
2從鈦合金到 PEEK:植入物材料的關鍵轉折
過去30年來,鈦合金一直是骨科植入物的「黃金標準」,但也存在幾個臨床限制:應力遮蔽效應導致金屬植入物過硬,使骨頭長期不受力而造成骨質流失;影像遮蔽問題讓金屬在X光、MRI上形成白影,難以判斷骨癒合狀態;患者術後的影像檢查與後續治療也常受到影響。PEEK的出現為這些問題提供了創新解決方案。
為了評估PEEK相對於傳統鈦合金的臨床優勢,我們需要比較兩者在關鍵特性上的差異,特別是彈性模數、影像相容性和臨床表現等方面。
特性 |
鈦合金 |
PEEK |
臨床意義 |
彈性模數 |
約 110 GPa,遠高於骨頭 |
3.6–4.0 GPa,可加碳纖維至 18 GPa,接近皮質骨 |
減少骨質流失,改善融合效果 |
影像相容性 |
遮蔽骨癒合狀況 |
X 光、CT、MRI 完全透視 |
醫師可即時追蹤康復進度 |
臨床表現 |
融合率約 87% |
融合率可達 94% |
提升手術成功率,降低併發症 |
表1:PEEK與鈦合金植入物特性比較
從材料特性比較可以看出,PEEK在多個關鍵指標上都優於傳統鈦合金,特別是其接近骨骼的彈性模數能有效減少應力遮蔽效應,而優異的影像相容性則為術後追蹤提供了前所未有的便利性。
近年來多項臨床研究為PEEK在醫療植入物上的應用提供了堅實的科學證據。為了系統性了解PEEK與其他植入物材料的臨床表現,學者們進行了大量比較研究,涵蓋生物相容性、融合率、影像相容性等關鍵面向。
研究/年份 |
材料比較 |
研究重點 |
主要發現 |
來源 |
Kurtz & Devine, 2007 |
PEEK vs 金屬植入物 |
生物相容性與材料物性 |
PEEK 彈性模數較接近骨骼,可減少應力遮蔽效應 |
|
Warburton et al., 2020 |
多種植入物材料 |
脊椎植入物回顧 |
金屬可能導致骨質負荷改變,PEEK/CF-PEEK 提供新選擇 |
|
Tan et al., 2021 |
PEEK cage vs 鈦 cage |
系統綜述與統合分析 |
整體融合率相近,但 3D 列印鈦在早期融合表現更佳 |
|
Liu et al., 2022 |
PEEK cage vs 3D 列印鈦 cage |
MIS-TLIF 一年臨床結果 |
融合率相似,3D 列印鈦在融合等級上具優勢 |
|
Krätzig et al., 2021 |
CF-PEEK vs 鈦 |
影像相容性(CT/MRI) |
CF-PEEK 偽影顯著少於鈦,利於術後影像追蹤與放療計劃 |
表 2. PEEK與鈦合金植入物臨床研究比較,多項研究證實PEEK在影像相容性方面具有顯著優勢,融合率與鈦相近但各有特點
彈性模數接近骨骼,可有效減少應力遮蔽效應,展現出更大的長期應用潛力。這些研究結果共同指向一個結論:PEEK材料在醫療植入物應用上不僅能媲美傳統金屬材料的效果,更在某些關鍵特性上展現出明顯優勢,為現代醫療器材的發展開啟了新的可能性。
2.PEEK生物相容性解析:骨科植入物製造必備的ISO 10993測試指南
「這個PEEK材料放進人體真的安全嗎?」這是每位醫療器材採購主管最關心的問題。作為骨科植入物製造商,讓我們用簡單易懂的方式,解答PEEK材料的生物相容性要求。
1ISO 10993生物相容性測試:材料進入人體的「通行證」
當我們談論生物相容性時,實際上是在評估材料與人體組織接觸後會發生什麼反應。想像一下,當一個陌生人進入你家時,你會想知道他是否安全、是否會造成傷害。同樣地,當任何醫療材料要進入人體時,我們必須確保它不會引起有害反應。
ISO 10993是全球公認的醫療器材生物相容性評估標準,它建立了一個完整的評估框架,管理醫療器材的生物風險。標準系列包含23個部分,涵蓋從總體評估框架到具體測試方法的各個面向。這個龐大的標準體系就像一本完整的「材料安全手冊」,為不同類型的醫療器材提供相應的評估指引。這套標準就像是材料進入人體的「通行證」制度,沒有通過這些檢查,材料就無法獲得進入市場的許可。
標準的核心理念:對於ISO 10993標準系列而言,生物相容性定義為「醫療器材或材料在特定應用中能夠產生適當宿主反應的能力」。
2為什麼生物相容性如此重要?
在醫療器材領域,「看起來安全」並不等於「真正安全」。材料雖然可能在實驗室條件下表現良好,但一旦進入人體環境,仍可能帶來風險。例如,它可能釋放有毒物質傷害細胞、引發過敏或發炎反應、造成組織壞死或異物反應、影響血液凝固功能,甚至干擾正常的生理機能。這些潛在風險提醒我們,醫材材料的選擇與驗證不能只依賴單一實驗數據,而是需要經過完整的生物相容性評估與臨床驗證,才能確保真正的安全與可靠。
因此,嚴謹的測試、法規審查與長期臨床追蹤,才是確保醫療器材「不只看起來安全,而是真正安全」的關鍵。
3生物相容性核心測試項目:四大關鍵檢查
測試項目 |
測試標準 |
檢查什麼 |
合格標準 |
為什麼重要 |
細胞毒性 |
材料會不會毒害細胞 |
細胞存活率>70% |
確保不傷害周圍組織 |
|
致敏性 |
ISO 10993-10 |
會不會引起過敏 |
符合ISO標準要求 |
避免患者過敏反應 |
刺激性 |
ISO 10993-10 |
對皮膚黏膜的刺激程度 |
輕微或無刺激 |
確保軟組織安全 |
植入反應 |
ISO 10993-6 |
植入後組織如何反應 |
無異常反應 |
保證長期植入安全 |
表3.PEEK材料生物相容性測試項目總覽
此表總結了PEEK材料在醫療應用中必須通過的四項核心生物相容性測試,每項測試都有對應的ISO標準規範和明確的合格標準,確保材料在人體內的安全性和相容性,而細胞毒性測試是所有醫療器材的基礎測試,為其他評估提供重要參考。
4生物相容性評估矩陣:科學的風險分級
ISO 10993-1提供了一個評估矩陣,根據醫療器材的接觸性質和持續時間進行分類。這就像是為不同風險等級的材料設計不同強度的「安全檢查」:
-
接觸類型:表面接觸、外部連通、植入器材
-
接觸時間:暫時性(≤24小時)、短期(24小時至30天)、長期(>30天)
-
接觸部位:皮膚、黏膜、血液、組織等
5生物相容性測試:從實驗室到臨床的安全保障
生物相容性測試不是一次性的檢查,而是一個系統性的評估過程。這個評估應該在風險管理過程的框架內進行,從評估器材特性、材料成分、製造工藝、臨床使用等方面開始。
對於PEEK材料而言,這意味著我們需要:
-
了解材料本質 - 化學結構、純度、添加劑等
-
評估接觸場景 - 植入部位、接觸時間、接觸面積
-
識別潛在風險 - 可能的毒性、致敏性、刺激性
-
設計測試策略 - 選擇適當的測試方法和標準
-
綜合風險評估 - 基於所有數據做出安全性判斷
這個過程就像為每個醫療器材量身定制一套完整的「健康檢查」,確保它在進入人體後能夠安全、有效地發揮預期功能,而不會對患者造成任何不良影響。只有通過了這套嚴格的評估程序,PEEK材料才能獲得進入醫療應用領域的「通行證」。
3.PEEK OEM 實戰指南:從材料選擇到量產的關鍵決策
在我們的經驗裡,製程選擇若不精準,一個零件的成本可能相差10倍;若供應商評估不慎,整批產品甚至可能全部報廢。這是我們一路在PEEK材料加工中所學到的代價,也是真實的經驗分享。
1PEEK原料等級選擇策略
選擇PEEK原料就像挑選食材,不同等級適合不同的「料理方式」,目前市場上主要有四大供應商體系,各有其獨特優勢。
Invibio是醫療界的「勞斯萊斯」。這個英國品牌擁有超過20年的臨床使用歷史,全球已有約1500萬個使用 PEEK-OPTIMA 的植入物 Implantable Medical Grade PEEK Polymer | PEEK Optima™。其最大優勢是完整的法規支援文件(Master Access File),可以大幅縮短您的產品認證時間。PEEK-OPTIMA Natural 適用於長期植入物,而 PEEK-OPTIMA HA Enhanced(含羥基磷灰石)則能促進骨整合

Victrex是工業轉醫療的成功典範。作為 PEEK 材料的發明者,Victrex 提供穩定的品質和相對合理的價格,VICTREX 450G™ PEEK 被全球領先品牌廣泛使用,是用於射出成型和擠出的標準流動通用 PEEK 等級。他們的 PEEK-CLASSIX™ 系列專為短期接觸(30天內)的醫療器材設計,特別適合手術器械和臨時植入物。

Ensinger是歐洲工藝的代表,特別擅長半成品供應(棒材、板材)。如果您的產量不大,需要 CNC 加工,Ensinger 的半成品可以省去自行射出成型的投資。TECAPEEK MT natural 結合了標準 PEEK 的優異性能與生物相容性要求,適用於醫療應用。他們的 TECAPEEK MT CF30(30% 碳纖維強化)是市場上機械強度最高的醫療級 PEEK 材料之一。

Evonik是德國工程技術的代表。作為高性能聚合物技術領導者,Evonik 在醫療器材領域擁有超過30年的專業經驗。其最大亮點是在 3D 列印 PEEK 材料的創新突破,世界首創植入級品質的 PEEK 長絲,符合 ASTM F2026 標準。VESTAKEEP Fusion 系列含有雙相磷酸鈣添加劑,能促進骨整合,是目前市場上功能性最強的 PEEK 材料之一。

2PEEK三大製程技術比較:射出成型 vs CNC加工 vs 3D列印
選擇正確的製程技術,對於PEEK材料代工製造的成功至關重要。每種製程都有其甜蜜點,關鍵是找到最適合您產品的方案。
射出成型適合大量生產(通常>5000件/年),初期模具投資高(10-50萬台幣),但單件成本最低。PEEK材料的射出成型需要特殊設備,料筒溫度需達380-400°C,模具溫度需維持在150-200°C,一個脊椎融合器的射出成型單件材料成本約50-80元台幣,加工時間僅需2-3分鐘。
CNC加工是最靈活的選擇,適合小批量(<1000件/年)或複雜幾何形狀,無需模具投資,設計變更容易。但材料浪費率高達60-80%,單件加工時間長(30-120分鐘),一個相同的脊椎融合器,CNC加工的總成本約800-1500元台幣。
3D列印是新興技術,特別適合客製化植入物,優勢是可製作傳統工法無法實現的複雜結構(如多孔結構),材料利用率高達95%,缺點是設備昂貴(約2000萬台幣),列印速度慢(10-20 mm³/小時)。
製程比較 |
射出成型 |
CNC加工 |
3D列印 |
初期投資 |
高 |
低 |
極高 |
單件成本 |
最低 |
高 |
中 |
最小批量 |
5000件 |
1件 |
1件 |
設計自由度 |
中 |
高 |
極高 |
交期 |
12-16週 |
2-4週 |
1-2週 |
尺寸精度 |
±0.05mm |
±0.02mm |
±0.1mm |
表4:三大製程比較 — 射出成型、CNC 加工與 3D 列印
3PEEK 材料 CNC加工一站式服務
作為PEEK材料加工專家,元信豐企業擁有超過30年的專業經驗和完整的品質管理體系,我們提供從材料選擇、專用加工環境、製程品檢到成品表面處理的一站式PEEK CNC加工專業解決方案,確保每個環節都符合醫療級標準,為客戶提供最可靠的服務品質。
4.PEEK醫療應用領域與市場機會分析
在醫療材料的舞台上,有些材料的出現往往改寫了治療的可能性。PEEK(聚醚醚酮)就是其中之一。它不僅是一種具有高強度、耐腐蝕性和優異生物相容性的高分子材料,更是近十年來骨科和牙科領域的「隱形冠軍」。如果說鈦合金代表了傳統的金屬時代,那麼 PEEK 則正在開啟「聚合物時代」的新篇章。
1PEEK在醫療產業的應用
在全球醫材市場中,脊椎手術是 PEEK 應用的最大領域。最具代表性的產品是椎間融合器與人工椎間盤。這些裝置的設計要點,除了需要承受高強度的壓力與剪力,還必須在影像學檢查(如 X 光、MRI)中保持良好的可視性。相比傳統金屬植入物,PEEK 不會產生影像遮蔽效應,讓醫師在術後追蹤時能更清楚觀察骨癒合情況。
PEEK是最廣泛使用的椎體間融合生物材料,佔所有裝置的50% 。全球PEEK脊椎植入物市場持續以穩定速度增長,代表未來十年,幾乎每一間骨科醫院的脊椎科都將與PEEK植入物密切相關。
除了脊椎應用外,PEEK材料在創傷固定、顱顏重建、牙科植體等領域也展現出巨大的市場潛力。特別是碳纖維強化PEEK(CF-PEEK)的出現,為高負荷應用提供了新的解決方案,在保持接近骨骼彈性模數的同時,大幅提升了材料強度。
2臨床研究證實PEEK融合器的有效性
多項臨床研究證實了PEEK材料在脊椎融合手術中的有效性和安全性,這些研究結果為PEEK融合器在臨床應用中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提供了科學依據,也促進了相關製造技術的不斷發展和完善。
一項前瞻性隨機對照研究比較了PEEK融合器與自體骨移植(Lin et al., 2016)在後位腰椎椎體間融合術中的應用,結果顯示所有患者都獲得了成功的放射學融合 。該研究追蹤69名患者至少2年,證實了PEEK融合器在腰椎退化性疾病治療中的可靠性。
另一項研究評估了使用大型PEEK融合器進行雙入口內視鏡腰椎椎體間融合的效果,結果顯示良好的臨床結果和融合率,大型PEEK融合器(Kim et al., 2025)可能有助於改善穩定性並降低下沉風險 。
為了改善PEEK的骨整合性能,研究人員開發了多孔PEEK融合器(Torstrick et al., 2017)。臨床研究顯示,多孔PEEK表面的骨長入能力與多孔鈦相當,固定強度是光滑PEEK植入物的兩倍。這項創新技術顯著提升了PEEK融合器的生物學性能。
3元信豐的PEEK加工技術優勢
元信豐企業具備PEEK精密加工能力,並能製造碳纖維強化PEEK等高階產品,滿足特殊臨床需求。我們同時提供多規格尺寸與角度的客製化服務,並透過嚴格的製程與品質管控,確保產品符合影像透視與骨整合的臨床標準。



5. 常見問題 FAQ:尋找 PEEK 植入物 OEM 供應商的關鍵疑問
在評估 PEEK 植入物 OEM 供應商時,採購與研發人員常會遇到一些實務上的問題。這些疑問往往關乎交期、品質驗證、MOQ、加工風險以及成本評估,以下整理五大重點,協助您更快找到合適的合作夥伴。
1. PEEK 材料植入物的使用壽命有多長?
根據臨床研究數據,PEEK材料製成的植入物預期壽命通常可達15至25年以上。由於PEEK具有優異的生物穩定性和耐疲勞特性,能有效承受人體日常活動產生的反覆應力。在脊椎融合應用中,PEEK椎間融合器的長期成功率超過90%,顯示其卓越的臨床表現。不過,實際使用壽命仍會受到患者年齡、骨質狀況、活動強度以及是否遵循醫師建議等因素影響。相較於金屬材料,PEEK的彈性模數更接近人體骨骼,有助於減少應力遮蔽效應,可能延長植入物的使用壽命。
2.PEEK 材料或植入物的交期通常多長?如何縮短打樣時間?
一般來說,醫療級PEEK原料或客製化植入物的交期約為8-12週。由於醫療級材料需符合嚴格的品質標準和法規要求,加上供應鏈相對集中,交期較工業級材料長。
縮短打樣時間的策略包括:
-
選擇具備快速打樣服務的CNC加工廠,可在2-4週內提供小批量樣品
-
利用供應商現有的標準棒材或板材庫存,避免等待射出成型
-
提前規劃材料需求,在設計階段就開始材料採購流程
-
考慮使用測試級材料進行初期驗證,確認設計可行性後再訂購醫療級材料
3.如何確認PEEK材料的真偽與品質?
醫療級PEEK的價格通常是工業級的3-5倍,因此材料驗證至關重要。
建議的驗證方法:
-
要求供應商提供完整的材料證明文件(COA)和批號追溯資料
-
檢查是否符合ASTM F2026標準規範
-
確認ISO 10993生物相容性測試報告的有效性
-
使用DSC熱分析檢測熔點(PEEK約343°C)和結晶度
-
透過FTIR光譜分析驗證材料化學結構
-
必要時委託具備ISO 17025認證的第三方實驗室進行確認
4. PEEK植入物的最小訂購量(MOQ)通常是多少?
MOQ會因製程技術而有顯著差異:
-
CNC加工件:MOQ通常為10-50件,適合原型開發和小批量生產
-
射出成型件:由於模具投資成本高,MOQ一般在3000-5000件以上
-
3D列印件:MOQ最具彈性,可製作單件或小批量,但單價相對較高
對於開發階段的專案,建議與供應商討論階段性訂單或分攤模具成本的合作方案,以降低初期投資風險。
5.PEEK加工失敗的常見原因有哪些?
PEEK雖具優異性能,但加工技術要求較高,常見失敗原因包括:
-
水分控制不當:材料含水率超過0.1%會導致加工後出現氣孔或裂紋
-
溫度管理失控:加工溫度需精確控制在380-400°C,溫度不均會造成應力集中
-
應力釋放不足:缺乏適當的退火處理可能導致後續使用中的變形或斷裂
-
刀具選擇錯誤:特別是CF-PEEK加工,需使用專用刀具並定期更換
-
環境污染:金屬離子污染會影響材料的生物相容性
選擇元信豐企業這樣具備醫療級PEEK加工認證和豐富經驗的供應商,能有效避免這些問題。
立即填寫表單,或將您的需求寄至 sales@ysfbone.com,元信豐的專業團隊將為您規劃最合適的製造方案。
6.結語:讓元信豐助力您的PEEK產品進軍全球醫材市場
PEEK在骨科植入物市場快速成長,憑藉接近骨骼的彈性模數、優異生物相容性與影像透視性,重新定義植入物標準。然而,材料優勢只是基礎,真正決定產品品質的是精準製程與嚴格品質管控。
元信豐企業深耕骨科醫材精密加工逾30年,專精醫療級PEEK CNC成型與複雜結構加工,提供從材料驗證到表面處理的一站式代工服務,確保每批產品穩定可靠。無論原型、小批量或量產,我們以數據驅動的製程管理,協助客戶縮短上市時程、降低研發風險。
選擇具備專業技術與穩定產能的OEM夥伴,是PEEK植入物成功的關鍵。立即聯繫 sales@ysfbone.com,元信豐專業團隊將於24小時內回覆,為您規劃最合適的製造方案,助力產品順利進軍全球醫材市場。
7.聲明
本文內容僅供醫療產業與專業人士參考之用,部分資訊來自公開資料或專家觀點整理,難免有所遺漏或需進一步補充,誠摯歡迎交流與指正。
提醒您:任何醫療診斷與治療決策,仍應以合格臨床醫師之專業評估與建議為唯一依據,患者切勿僅憑本文資訊自行做出醫療相關決定。
8.參考資料
Massaad, E., et al. (2020). Polyetheretherketone versus titanium cages for posterior spinal fusion: A meta-analysis. Neurospine, 17(1), 125–135.
https://www.e-neurospine.org/journal/view.php?number=969
Li, W., et al. (2023). PEEK rods versus titanium rods for lumbar fusion: A meta-analysis. Journal of Orthopaedic Surgery and Research, 18, 332.
https://josr-online.biomedcentral.com/articles/10.1186/s13018-023-03817-2
Molinar-Díaz, J., et al. (2024). Poly-ether-ether-ketone (PEEK) biomaterials: Manufacturing challenges and composite approaches. Materials Science and Engineering C, 150, 114514.
https://www.tandfonline.com/doi/full/10.1080/15583724.2024.2406965
Sclafani, J. A., & Kim, C. W. (2021). Polyetheretherketone (PEEK) cages in cervical spine surgery: A systematic review. Global Spine Journal, 11(1_suppl), 47S–54S.
https://pubmed.ncbi.nlm.nih.gov/33555365/
Johner Institute. (2020, July 8). Cytotoxicity testing: ISO 10993-5 and FDA expectations. Johner Institute Blog.
https://blog.johner-institute.com/regulatory-affairs/cytotoxicity-testing/
U.S. Food & Drug Administration. (2020). Biocompatibility Assessment Resource Center (FDA guidance document) [PDF]. FDA.
https://www.fda.gov/media/142959/download
Stull, J. D., Mangan, J. J., Vaccaro, A. R., & Hilibrand, A. S. (2016). PEEK versus titanium cages in posterior lumbar interbody fusion. BMC Musculoskeletal Disorders, 17, 374.
https://doi.org/10.1186/s12891-016-1237-y
Alvi, M. A., Goyal, A., Kerezoudis, P., et al. (2025). Long-term outcomes of PEEK versus titanium cages in lumbar fusion: A multicenter analysis. Journal of Neurosurgery: Spine. Advance online publication.
https://pubmed.ncbi.nlm.nih.gov/40195637/
Kurtz, S. M., Devine, J. N., et al. (2017). PEEK biomaterials in trauma, orthopedic, and spinal implants. Biomaterials, 28(32), 4845–4869.
https://pmc.ncbi.nlm.nih.gov/articles/PMC5720158/
經濟部產業技術司. (2016). 醫用材料界的萬人「醚」—頭角崢嶸的聚醚醚酮(PEEK). 產業技術司. 取自
https://www.moea.gov.tw/MNS/doit/industrytech/IndustryTech.aspx?menu_id=13545&it_id=68
© 2025 元信豐企業股份有限公司 |骨科植入物及手術器材製造專家、ISO 13485 認證醫材廠、CNC 精密加工 |引用或轉載請註明來源,版權所有。